经典原文引述
礼佛和供养是修行佛法中的重要法门,诚心即是道,它们不仅是表达敬意的外在行为,更是净化心灵、积累福报、增长智慧的内在修行。多部大乘佛教经典中都提到礼佛和供养能带来无量的福德和殊胜的功德。
1. 《药师经》:礼佛供养的无量福德
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佛陀教导我们,晨起洗漱礼敬和供养药师佛,护持药师经,能够得到诸佛的护念,所求的愿望都会得到圆满:
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名号,闻已诵持。晨嚼齿木,澡漱清净,以诸香花,烧香、涂香,作众伎乐,供养形象。于此经典,若自书,若教人书,一心受持,听闻其义。于彼法师,应修供养:一切所有资身之具,悉皆施与,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诸佛护念,所求愿满,乃至菩提。
2. 《普贤行愿品》:礼敬诸佛的广大愿力
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普贤菩萨解释的礼敬诸佛之意义非常深远,他在这里强调礼佛并非单纯的外在行为,而是要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来表达对每一尊佛的敬仰;且发愿礼敬行为永无穷尽,并通过不断的礼佛修行,最终达成圆满的觉悟。所以不可忽略这样一个简单的礼佛法门,大乘佛法本无定法,通过此修行也可以进入无量的诸佛境界。
3. 《普门品》:礼佛菩萨供养带来的无量福报
《普门品》特别强调了供养礼拜观世音菩萨所带来的无量福报: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 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即便是短暂的礼佛与供养,也能积累福报,并带来智慧与利益。如果是对观音菩萨恒常的礼敬与供养,能够帮助我们消除障碍、化解困厄,积聚无量的福德。
4. 《地藏经》:礼佛供养的愿望成就
《地藏经》中讲述了通过礼佛供养地藏菩萨,修行者能够得到菩萨的护佑并成就所有愿望: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百千万亿等愿,百千万亿等事,但当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像,如是所愿所求,悉皆成就,复愿地藏菩萨具大慈悲,永拥护我,是人于睡梦中,即得菩萨摩顶授记。
5.《圆觉经》:结夏开设道场的方法
《圆觉经》中有记录圆觉菩萨向佛请示末世众生未能得以开悟的人如何建设道场,安置净居来修习佛法的方法:
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幡华,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
高僧大德开示
-
妙莲老和尚:“我们佛弟子做事情,能用最少的力量而得到功效最大的,就是念佛、礼佛。所谓"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
-
虚云老和尚在育王寺挂单时,他每天拜舍利子三千拜;育王寺在宁波,供奉佛陀的真身舍利。虚云老和尚住此,每天除上早晚殿、过堂外,整天就全拜舍利子,当然是昼夜无间断的拜。
小站长分享
在我个人的修行体验中,以前觉没把礼佛放在心上,可是随着慢慢地深入佛法感觉到了这一简单方法中它蕴藏着佛法的深邃智慧。如普贤行所说,它涵盖了身、口、意三业的修持,三者相互配合,时间一长,会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功效。
- 礼佛首先是一个身体的动作,身体的每一个动作——顶礼、合掌、跪拜——都应充满虔诚,诚心便是道,对佛菩萨诚实也就是对自己对众生的诚实,这种诚让心灵得到净化,也是对自己身心的调伏。每一次顶礼,都是让自己放下傲慢和执着,转向谦卑与感恩。
- 礼佛时,常常需要伴随着念佛号等口业的修持。这些经文咒语或佛号也蕴含着无穷的法力。通过口业的修持,我们可以清净口业,消除恶业,种下善根,口业的力量不可小觑,日复一日的持念,会在无形中积累福报。
- 最重要的还是心念的清净。礼佛的过程中,我们要专注心念,不让杂念扰乱,或可以观想佛之色身光明无量。只有内心真诚,礼佛的修持才能真正产生效益。佛法讲究“心净则佛土净”,如果心里不怀杂念,所做的一切仪轨自然能带来功德,净化我们的生活。
除此之外,我也经常在佛教书籍,或者听到祖师大德谈到长期在家烧香拜佛的佛教徒是可以保佑家人平安的,儿女子孙后代也通常有智慧福德,验证率基本上是百分百。虽然佛经中很少说家庭福报,但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还是很重家庭儿女后代的福荫,如果能够长期坚持烧香拜佛,不仅可以为自己求得平安健康喜乐解脱,更能为家庭带来平安和谐与福德,为什么不做呢?
大乘佛教任何法门都是讲究礼佛的,如果准备实修佛法的行者,建议要做到每天礼佛。但是很多人是没有条件每天礼佛,家里面也没有条件设立道场,设立的道场由于凡俗杂念欲望的干扰也不一定清净,这时候可以试试我师父教授的一个法门“烧心香”。在大乘佛法中,讲究的是般若,实相无相,这意味着所有的形式与外在的表现,都只不过是通往真理的一个手段。大乘佛法法并不执着于形式,而是通过形式的修持来帮助我们反观内心,净化自我,最终体悟到一切法皆无定法,能五蕴化空,能度一切苦厄。
心香法
每日晨起洗漱之后,或晚上洗漱睡觉之前,或功课之前,都可以行此法。首先闭眼合掌,观想自己最喜欢最向往的佛堂样子,道场中佛菩萨位置和形象;观想有花香供养此佛堂;又观想自身于佛堂中央拜垫上合掌恭敬,开始拜佛,从站立到跪下,每个细节都很清楚,这样佛堂中每尊佛菩萨形象都礼一遍;每一礼尊,便皈依一尊佛,念一尊名号,如“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文殊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弥勒菩萨”,“南无十分三世一切佛菩萨”等等,礼完之后也可以向佛菩萨祈求圆满自己的愿望。在礼拜的当下,就可以感受到信心、虔诚、清净、敬仰带来的功德可以令自己身心平静。日日这样坚持,时间久了之后观想会越来越清晰,一定会如诸佛经典中所说得到其真实利益。这一过程中可以配合语言文字庄严此一观想礼佛过程,比如我自己每次在观想前都会把心放大的无量宇宙虚空,念“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即道场,道场即心”三遍等等。我礼完之后,内心经常充满感恩与希望,常常念着佛陀的护佑,不仅让我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平静安康,也让家人远离灾厄,享有安宁与幸福。
佛在心中法
该法也是我师父所传心,该法的用处非常之广,可以作为心香法的延伸。所谓“即心即佛”,所有法门都汇于自己博大的内心,此心与十方三世一切佛同等,此心即是无量虚空;此心也能变幻出种种形象,作种种佛事;此心即是菩提自性,不立一切法,又能涵摄一切法。在礼心香之前或之后,或自己感觉身心不适时,或遇到魔事时都可以使用。比如在礼心香之前或之后,都要请佛菩萨安位于自己心中,让自己这一天的生活健康平安充实。用这种心态祈请每一尊佛菩萨如“请南本师释迦摩尼佛住在我心中”,如是三请,自己的心中便有佛菩萨的智慧功德感染熏陶,这一天的生活便有此功德来加持和保障。除此之外遇到魔事时,也可念“心中有佛,不要邪魔妖道”,不断深化提高这一个意念,便可以降伏万魔。如是所用之处,非常之广。
礼佛一法,没有过多纠结复杂的理论,也不需要过度分析深奥的法义,只需要虔诚发愿,将心归向佛菩萨形象,便能够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保护自己和家人。往深处便是大乘菩萨圆满普贤行愿,无边佛刹,如西方极乐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兜率内院弥勒净土等等一一尘中佛世界皆身口意圆满礼拜赞叹。心香一法特别适合忙碌的现代人,无论是为家人祈安,还是为自己积累福德,通过每天的礼佛供养,慢慢积淀起一份无法言说的力量,在心里面开发一处净土。大乘佛法的奥义在于实践,在信心,在诚心。从来都没有固定的修学方式和理论,只有适合自己生活的方式。希望大家都能结合自己生活,开发出自己的修学方式方法,在生活里落实和践行佛祖所说的无量法门,体会佛法的真实利益。